全球定位:在权威载重榜中稳居第四,次于安-124、C-5、C-17,领先日本C-2与欧洲A400M。[page]
三、设计哲学:貌合神离的“东方智慧”
尽管运-20与C-17同属200吨级且外观相似,但细节彰显东大特色:
货舱设计:运-20舱高统一达4米,无C-17中段3.76米的“塌陷区”,可无损运输超规装备;
尾门结构:借鉴伊尔-76三片式设计,比C-17单片式更适应大型装备装卸;
增升技术:未采用C-17的“喷气襟翼”(需高推力支撑),选择常规襟翼降低技术风险。
四、致命短板:心脏病的破解之路
运-20当前最大瓶颈在动力系统:
现役引擎:俄制D-30KP2单台推力仅12吨,推重比2.14,远低于C-17的2.7;
直接后果:野战起降能力弱于C-17,满载航程受限;
破局关键:涡扇-20国产发动机(涵道比9+,推力13吨级)已装机测试,未来载重有望突破70吨。[page]
五、战略价值:不止于“第四名”的野望
运-20的核心意义在于:
平台价值:已衍生运油-20加油机、空警-3000预警机,破解特种机平台受制于人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