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在未来一年多时间里,理论上存在拜登政策回潮或两党政治博弈导致美国再次“悬崖勒马”的可能性。然而,即使美国最终留在教科文组织内,其信誉裂痕已然难以弥合。
美国退或不退,地球照样转动。
教科文组织将继续运作,在战火中守护人类文明的遗迹,在贫困地区点亮教育的微光,在科学的边界推动国际合作。中国、法国、德国、日本等成员国,以及众多新兴力量,正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世界需要的不是反复无常的“领导”,而是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
美国拥有无可匹敌的军事、经济与科技实力,这本应成为全球福祉的强大引擎。然而当它将力量用于不断打破规则而非建立秩序,用于制造动荡而非促进稳定时,其全球地位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特朗普退出教科文组织,其象征意义远超实际意义。它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外交政策在孤立主义、单边主义与霸权惯性中迷失方向的集中爆发。
当超级大国沉迷于反复“掀桌”的快感,它终将发现——自己正亲手拆除维系其全球领导地位的基石。
国际社会或许会因美国的缺席而经历阵痛,但历史长河奔涌不息。真正受损的,是山巅之城自身投射于世界的光辉。信用的破产是最高级别的战略赤字,其修复之难,远胜于填补财政的窟窿。
那个曾以灯塔自居的国家,如今正亲手将信誉的基石一块块抽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