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重点打击: 除地铁站外,“匕首”还打击了基辅北部伊尔平地区(监测到剧烈爆炸),以及乌克兰军工重镇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轰炸了当地维修坦克装甲车的机车修理厂,据称遭遇自2022年2月以来最大规模袭击),同时对哈尔科夫、切尔诺夫策、捷尔诺波尔州乔尔特基等地目标也实施了打击 。
协同打击:巡航导弹补刀
除无人机和“匕首”外,俄军还出动了图-95MS战略轰炸机,发射Kh-101巡航导弹对基辅地区目标进行了补充打击 ,形成高中低空、快慢速结合的立体化打击波次。[page]
三、乌防空体系“失明”:暴雨难掩系统性困境
面对如此规模的空袭,乌克兰防空系统的表现可谓 力不从心,近乎“失明”。乌方将拦截失败归咎于恶劣天气——乌克兰全境下暴雨,能见度极差 。天气因素固然对依赖光学/红外制导的部分防空武器有影响,但这绝非全部真相,甚至可能只是托辞。
饱和攻击下的必然崩溃: 600-700架无人机加上多枚高超音速导弹和巡航导弹的饱和攻击,其强度远超乌军现有防空系统(包括西方援助的“爱国者”)的理论拦截能力上限。俄军早已采用无人机蜂群配合导弹进行多方向、多高度联合打击的战术,旨在使乌防空系统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此次行动正是这一战术的极致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