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核选项” :东大掌控全球60%稀土产能,这种非关税手段让美国芯片和军工企业如坐针毡。特朗普曾试图以“80%关税”威胁逼东大让步,但中方冷处理策略直接戳破心理战,美方加税成本最终由本国消费者承担。
拒绝陷阱谈判:东大产业链韧性消化冲击,而特朗普近期多次公开称赞中国并释放“达成协议乐观”信号,恰恰暴露其焦虑——强硬施压失效后,谈判桌才是唯一出路。
2. 僵局中的博弈智慧
笔者观察到,中美关税已陷入僵持:双方同意从125%降至34%,但24%税率暂停90天。东大的底气源于经济韧性——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虽受关税冲击环比下降14.5%,但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反观美国,一季度环比下降0.1%,为近12个季度首次负增长。看官们,特朗普的“敬畏”本质是实力权衡:敢反击、能反制、拒妥协的东大,让他不得不低头。[page]
三、印度:地缘棋局的“特权玩家”,沉默中的战略拉拢
截至7月17日,特朗普几乎对所有贸易伙伴亮出关税底牌——唯独印度被刻意排除。这种“战略沉默”,暴露了特朗普对莫迪政府的拉拢意图:印度是唯一未收到“8月1日起加税”亲笔信的国家或地区,而24国均遭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