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金穹的“阿喀琉斯之踵”
然而,列位看官,这世上之事,往往是理想越丰满,现实就越骨感。“金穹”这看似无懈可击的蓝图,细细拆解,其技术漏洞之多,简直比筛子眼还密!
“杀伤链”延迟:一秒定生死? 最要命的莫过于“杀伤链”通信延迟问题。想象一下:天基卫星发现目标,数据传回地面站,地面站分析后再把指令分发给拦截系统发射拦截弹…这一连串操作,环环相扣,任何一环哪怕只卡顿零点几秒,整个拦截行动就可能功亏一篑。高超音速武器飞行时间极短,留给“金穹”反应的时间窗口转瞬即逝。这就像要求一个巨人用绣花针在电光火石间刺中另一枚高速飞行的针尖,难度系数爆表! 美国现有的系统,连协调多家巨头都困难重重,何况要在全球范围、毫秒级内完成如此复杂的协同?
“助推段拦截”:纸上谈兵的妄想? 特朗普政府自信满满地宣称能在助推段就拦截导弹,这被专家们普遍认为是最不切实际的幻想。为啥?首先,助推段时间极短(通常几分钟),且发生在敌方领土或领空上方。想要部署能覆盖潜在威胁国家全境的助推段拦截力量(无论是天基还是前沿部署陆基/海基),其规模和成本将是天文数字,且极易成为对方首轮打击目标。更关键的是,美国现有的拦截器技术,连承受再入大气层时的高温都够呛!这就好比宣称能在子弹刚出膛时就将其击落,结果发现自己的枪不仅射程不够,枪管还扛不住高温。东大的DF-41、俄罗斯的“萨尔马特”等重型洲际导弹,助推段时间更短、推力更大,拦截?难如登天![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