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国抢购我国海陆空装备,中国武器集体大爆发

时间:1754631255
来源:

“安全保障”迷思:传统上,购买美俄武器,常被视为缴纳“保护费”,获得某种程度的安全承诺(无论是否可靠)。 东大坚持“不干涉内政、不结盟”原则,在提供“装备自主”的同时,暂时无法(也不应)提供类似西方的“安全捆绑”。这对一些将安全感寄托于大国保护伞下的国家来说,可能仍是个需要权衡的因素。[page]

五、 未来可期:搅动风云,重塑规则

尽管挑战重重,但笔者对东大武器在国际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技术迭代加速:从枭龙Block 3、歼-10CE到歼-35A隐身战机的展出,从先进无人机到VT-4坦克、052D驱逐舰的外销潜力,无不证明东大军工科技的突飞猛进,正不断缩小与顶尖水平的差距,并在部分领域实现赶超。实战检验(如枭龙战果、中东无人机表现)是最好的广告。

市场需求旺盛:全球地缘紧张加剧,各国国防预算普遍增长,对可靠、好用、买得起、不受制于人的装备需求从未如此强烈!

美俄欧自身问题频发留下的巨大市场真空,正是东大装备填补空白、扩大份额的绝佳时机。

模式深入人心:“定制化服务+超高性价比+无政治捆绑”的东大模式,已经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由衷认可。 它不仅仅是一种销售策略,更代表了一种尊重客户主权、追求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当埃及的红旗-9BE雷达开机锁定目标,当巴基斯坦的歼-35A呼啸升空,当马里士兵驾驶着东大装甲车巡逻在广袤的萨赫勒地区,他们捍卫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国防自主![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