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式武器的信誉危机与绝地求生
俄乌战场是俄制武器的“照妖镜”。“T-90坦克飞头”、“道尔防空阵地被海马斯点名”、“苏-35被老式防空击落”等画面全球传播,重创了俄制武器“皮实耐用”的金字招牌。加之俄罗斯经济好转后长期奉行“猴版”出口策略(如对印T-90S、阉割版S-400),导致核心客户如中国在2018年后彻底停止进口,印度采购重心也加速西移。当“猴版”遭遇“战场败绩”,俄罗斯武器出口份额正被西方与后起之秀无情蚕食。 穷则思变,唯有拿出压箱底的“真·自用版”和核心技术,才可能挽回一丝颓势,换取救命的外汇。
中国的战略机遇:取俄之长,补我之短
对于已完成国防现代化“主体工程”的中国军工而言,俄罗斯此刻的“真品大甩卖”与“技术松动”,是填补最后几块关键短板的黄金窗口:
核潜艇技术跃升的关键拼图: 中国094/096型战略核潜艇虽能可靠执行南海堡垒区威慑,但在隐蔽性、深潜能力、静音水平、导弹携带量(巨浪-3 VS 布拉瓦/三叉戟D5)等方面,距离美俄顶尖型号仍有差距。若能接触俄现役“北风之神”级(哪怕部分技术或租赁实艇研究),对加速中国下一代核潜艇突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俄亚森级攻击核潜艇的先进泵推、声呐、武器系统同样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