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动性:直-10ME功重比0.32,阿帕奇0.28(拆除长弓雷达后仅0.24)
• 作战半径:在海拔4000米高原,直-10ME仍保持250公里作战半径,阿帕奇需拆雷达减弹
3.3 成本与规模优势
单价1500万美元的直-10ME仅为阿帕奇(6500万)的23%,巴军首批列装40架,总成本不及印度6架阿帕奇。未来三年计划扩编至80架,形成4:1数量压制。
第四章:东大军工的破壁启示录
4.1 从“陪跑者”到“规则制定者”
直-10ME的逆袭绝非运气:
2016年竞标败于T-129后,东大针对动力不足增推20%
按巴方需求定制毫米波雷达与激光对抗系统
开放部分技术转移促成本地化生产
4.2 “中械化”的战略深意
当巴陆军装备VT-4坦克、SH-15卡车炮,空军列装歼-10CE,如今陆航直-10ME入列,标志着三军主战装备完成中式体系整合。未来中巴联演中,直-10ME与歼-10CE的“闪电组合”将重构南亚空地对决范式。
【终章:低空猎场的换装启示】
直-10ME的交付不单是装备更替,更是东大军工从“性价比替代”向“技术标准输出”的跃迁。当印度阿帕奇仍在炫耀单机性能时,巴军已用中式体系编织天罗地网——看官们需明察:现代战争早非兵器擂台,而是体系生态的较量!未来克什米尔天际线上,旋翼搅动的不仅是沙尘,更是区域防务格局的重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