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的猜忌: 即使抛开面子问题,深层次的战略猜忌也难以消除。将如此重要的战略资产(即使老旧)交给另一个大国进行深度维修,其中涉及的核心技术、设计细节、乃至维修期间舰体的安全,都可能引发俄安全部门的深切忧虑。这种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是技术可行性无法轻易抹平的。
因此,“找东大帮忙”的呼声,在俄国内部更像是一种务实的“少数派报告”,难以成为主流决策。证据甚至指出:即便俄罗斯寻求东大帮忙,东大“大概率也救不了”(指政治阻力而非技术能力),而俄罗斯“估计也舍不下这脸面”。这扇门,技术上是坦途,心理上却是天堑。[page]
四、 后“库舰”时代:俄海军的十字路口与无可避免的沉沦?
一旦“库舰”最终走向拆解场(目前看概率极大),俄罗斯海军将正式迈入“无航母时代”。其未来之路,愈发迷茫。
水面舰队的加速萎缩: 黑海舰队的惨重损失已暴露其水面舰艇的极度脆弱。老旧舰艇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难以适应现代海战。西方制裁导致资金、技术获取渠道双双被掐断,本国造船能力严重退化(人才流失、设施老化)。建造新的大型水面战舰(包括新航母计划)困难重重。水面舰队持续萎缩,恐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