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大国博弈中,最值得玩味的是中俄的角色。俄罗斯通过军售和联合军演,巩固了其在中东的战略支点;中国则以"一带一路"为纽带,在能源和基建领域扩大影响力。这种"非对称合作"模式,既避免了与美国正面冲突,又为伊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当然了,中俄的支持并非无条件。俄罗斯深陷乌克兰危机,其对伊朗的援助更多是象征性的;中国则始终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更倾向于通过多边机制化解危机。这种微妙的平衡,决定了伊朗的"中俄牌"既是护身符,也是紧箍咒。
说在最后,回望历史,美伊博弈始终跳不出"冲突-缓和-再冲突"的怪圈。从1979年人质危机到2020年苏莱曼尼遇刺,每一次危机都在考验双方的战略耐心。而2025年的这场博弈,其复杂性远超以往,美国的"军事威慑+经济制裁"组合拳,遇到了伊朗的"核技术突破+大国平衡"反制策略。
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战争、冲突会给人们带来更多苦难,伊朗外长也曾警告:"战争不是游戏,它会让整个中东变成废墟。"
希望中俄伊即将举行的三方会谈能够真的让中东“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