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装备的胜利绝非偶然,而是“性价比+体系化”新规则的降维打击:
导弹代差碾压:PL-15E射程200公里,远超法国“米卡”导弹的80公里,阵风未察觉即被摧毁;
雷达性能压制:歼-10CE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比阵风RBE-2A雷达远40%;
体系协同革命:巴军以预警机数据链将歼-10CE与“枭龙”Block3组网,形成“发现即摧毁”的杀伤链,而印军“阵风”因无法接入俄制防空网孤军奋战。
当马来西亚副总理扎希德盛赞歼-10CE“买得起、用得起、打得赢”时,达索仍在吹嘘阵风“强于所有中国战机”——殊不知军贸市场早已用脚投票:中东买家涌向东大展台,只为触摸机身上“实战验证”的烫金标签。[page]
四、深层裂痕:西方军工霸权的黄昏
这场闹剧撕开两大真相:
法国“印度化”思维蔓延
特拉皮尔模仿三哥“我没输我最强”的话术(宣称阵风比F-35更强),却遭自家国防部拆台。法国军工的“赢学”逻辑,本质是技术落后却强撑门面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