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的凌晨,莫斯科的宁静被凄厉的防空警报彻底撕裂。这场被俄国防部定义为“成功拦截87架乌军固定翼无人机”的战斗,其硝烟背后,远非简单的战报数字所能概括。笔者今日便带各位看官,深入这钢铁与火焰交织的战场迷雾。
一、拉缅斯科耶的悲鸣:集群突防的致命之刃
当俄国防部宣称在莫斯科、莫斯科州、布良斯克州、奥廖尔州等地击落87架来袭无人机时,冰冷的数字掩盖不了残酷的现实。其中,6架直扑莫斯科心脏的无人机虽被“凌空打爆”,但其燃烧的残骸如同陨石般砸向拉缅斯科耶区的居民楼。烈火吞噬了公寓,浓烟遮蔽了星辰,1死43伤的代价,以及两栋严重受损的高层住宅、多套化为焦土的公寓、43名流离失所的居民,都是这场“成功拦截”最刺眼的注脚。索比亚宁市长社交媒体上的“紧急救援赶赴现场”,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爆炸火球照亮夜空的画面,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事实:此轮袭击中无人机的破坏当量已非昔日可比,杀伤力显著升级。[page]
二、从袭扰到风暴:乌军无人机战术的质变跃升
看官且莫将此次87架集群冲锋视为孤例!这不过是乌军“百架无人机饱和攻击”新战术的连续剧集。就在此前两天,7月17日,乌军已发动了一周内第二次超百架规模的攻势:143架无人机兵分11路,如蝗群般扑向俄罗斯纵深!其中3架直逼莫斯科上空被拦截,其余140架则如雨点般覆盖了沃罗涅日、别尔哥罗德(造成3死17伤)、斯摩棱斯克(一军事工厂遇袭)、卡卢加(炼油厂办公楼被炸毁)等广阔地域。